好旅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好旅小說 > 極品神魔:仙女姐姐不要逃 > 第0499章:方法一致

第0499章:方法一致

-

“神威軍指揮使梁定安,矯稱聖旨,夥同神威軍中的心腹,以虎符號令神威軍上下謀反。”

“梁定安及一乾心腹死罪難逃,但這三萬神威軍該當如何處置,朕始終拿不定主意。”

宋趙廣笑眯眯地看著楊明道:“不過今日看到愛卿,朕突然打定主意了。”

“來人,擬旨,撤去神威軍的番號,改為楊家軍,叫愛卿手底下那三千人去擔任骨乾,叫上官雲龍去做個指揮使吧。”

關於神威軍的處置,早朝的時候已經吵了好幾天了。

謀反的是梁定安和他的心腹。

但神威軍的三萬將士,大多數隻是聽命虎符行事,還以為自己在勤王救駕,根本冇有想過自己是在謀反。

這些人怎麽處理就不好辦了。

他們是禁軍中的上四軍,是大興軍隊中精銳中的精銳。

朝廷花了大價錢訓練他們,養著他們。

對於所有武將來說,都是一個香餑餑,誰能拿到這支軍隊,所在派係的實力無疑會暴漲一大截。

武將們竭力想要保住他們,並吸納到自己的嫡係部隊裏去。

而文官們則是因為被梁定安嚇到了,連帶著對神威軍也十分惱怒。

恨不得三萬人全部拉去流放算了。

這當然是不可能的。

法不責

眾,有史以來,從來冇有什麽罪案是能牽連三萬人的。

但這些文官就是不願意看到神威軍落在某一個武將的手中,便又提議撤番,把他們打散,發配到各地的廂軍中,作為補充力量。

文官和武將吵得不可開交,宋趙廣本來就是個耳根軟的性子,這可不就耽擱了下來。

但今天看到楊明,他的腦海裏突然冒出了一個堅定不移的念頭。

這三萬人應該交給楊明。

讓楊明重新打造出一支楊家軍來。

如果真的能建成新的楊家軍,大興當可安枕無憂,便是有朝一日,揮軍北上也並非不可能。

聞言,文官們瞬間沸騰了。

“陛下,萬萬不可。臣對北武王並無惡意,但自大興開國以來,從未有過這樣的事情。”

“指揮使是北武王的家臣,軍中骨乾又都是北武王的嫡係,那這支軍隊,究竟是大興的軍隊,還是北武王的私兵?豈知他朝,北武王不會行逆賊梁定安之事?”

平心而論,連楊明自己都驚呆了。

他私自囤兵的事情,被宋宏爆了出來,本來以為皇帝不追究就算是好的了,冇想到皇帝不僅不追究,還打算給他名分,叫他把私兵變成禁軍,還交給他的人帶領。

這放在別的朝代,

或許並不稀奇。

可是大興卻太稀奇了。

大興之前,這片土地上經曆了長達數百年的戰亂,各地藩鎮割據和武將擁兵自重。

這個教訓讓大興的開國皇帝銘記於心,所以對軍隊的掌控更是高度關注。

大興建立之初,便訂下了所有兵權收歸中央的國策。

此後二百餘年,大興最精銳的數十萬戰士都集中在皇帝親自統領的京城禁軍。

地方將領手中的廂軍,儘是老弱殘兵,還要受到各級行政官吏的掣肘監視,再加上經常無緣無故調動,最後形成了“將不得專其兵”、“兵不識將、將不知兵”的局麵。

唯一的例外是楊家軍。

因為楊家軍一直駐紮在邊境,是大興抵禦外族入侵的第一道防線。

而自大興建國起,來自外族的入侵始終冇有停止過。

東有東夷,北有北戎,西有西羌。

這些胡族也都圍繞著大興建立起了不小的政權,對大興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力。

而除了楊家軍,竟冇有另外一支軍隊能夠壓製得住這些胡族。

每次朝廷想收繳楊家的軍權,叫禁軍前去換防,邊境便會爆發大戰,到後來的這幾十年,便再也冇有人提過這件事情。

但這件事始終是大興曆代皇帝的一塊心病

所以二十七年前,先帝纔會那麽容易中了離間計。

宋趙廣舊事重提道:“楊家軍古來有之,若非先帝昏庸,自毀長城,大興豈會落到這般境地?朕如今不過是物歸原主,並無違反祖宗家法。況且朕相信,楊愛卿滿門忠烈,世代忠君愛國,絕不會作出梁定安那般的事情。”

前事不忘後事之師,楊門慘案和炎京失守就是前後腳的事情,誰也不能否認他們的因果關係。

百官頓時無話可說,無法反駁。

宋趙廣想著竟又提議道:“還有那李貴旭之子李世乾,向朕投降,為表大興天朝上國的寬宏大度,朕冇有殺他。他手底下還有接近兩萬騎兵,也異同並入楊家軍旗下吧。”

“陛下,這萬萬不可啊,如此一來,楊家軍便有五萬之眾,還有兩萬騎兵,這絕對不行。”

周耕讀立刻跳了出來,劇烈反對。

一騎可當步卒八人,這兩萬騎兵,在戰場上的殺傷力便相當於是十六萬步卒,這是一股非常龐大的力量。

若非楊明不知道用了什麽法子,引動天雷地火,絕無可能輕易叫赤眉軍投降。

這樣一股力量,決不能流落在外。

與其說周耕讀不相信楊明,倒不如說,他不相信人性。

而且

他對楊明在戰場上表現出的實力,有些恐懼。

楊家軍都已經銷聲匿跡二十多年了,楊明才那麽丁點大,一出場便帶來了這麽驚人的聲勢。

他若安心為臣,像楊家的列祖列宗一樣為大興儘忠還好。

若然他有反心,聖上豈不是養虎為患?

向來謹慎的的周耕讀,決不可冒這樣的險。

在他的帶領下,朝中清流也一一下跪,勸宋趙廣收回成命。

“請陛下收回成命!”

“唯羌人騎兵,萬萬不可交給北武王。”

“隻有武定侯方能鎮壓得住那幫桀驁不馴的羌人。”

見反對如此激烈,宋趙廣有些被嚇到了,悻悻作罷道:“那便依眾卿家所言,將李世乾一乾人等,交由武定侯統率吧。”

得,冇撈著騎兵。

算了,人不能太貪心。

楊明有那麽一丁點失望。

但想想,他已經撿了大便宜了,搖身一變,手底下都有三萬三千人了,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?

爭辯了一番,百官有些累了,宋趙廣也歇了口氣,繼續道:“如此一來,今日便隻剩下兩件事了。”

“一是白國使臣趙王世子王景,向朕遞交國書,要求增加三成歲貢,並將歲貢由白銀、布帛,改為杜康酒、戰馬一事。”

“……”

頂點小說網首發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