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旅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好旅小說 > 殘王獨寵特工王妃小說閱讀 > 第299章 誓言

第299章 誓言

-見靜平公主的神色,顧亦寧大概已經猜到嚴府的態度了,當下微笑道:“放心,屆時我與王爺一定準時前去觀禮。”

送走了靜平公主,顧亦寧看一下秀姑:“路我給你點明瞭,至於怎麼走,你回去跟荀大人好好商量一下,我與王爺也冇什麼想法,就是……做個為民辦事的好官。”

這是她唯一的要求,畢竟,當官不為民做主,不如回家買紅薯。

秀姑是個聰明的女子,當下也明白過來,也真心誠意地道:“能跟了王爺和王妃這樣的主子,是我與安哥的福氣。”

他們是來自民間的進士,在官職都被世家名門壟斷的大環境裡,荀安中進士的第一年就能得到官職,這顯然是托了煜北王爺的光。

而這位王爺,對他們甚至冇有什麼要求,隻要求他們好好做官,為民辦事。

他們從底層走上來,更懂得百姓有多麼希望遇到一個清正廉明的官員,多麼希望能遇到一個為民辦實事的官員。

既然是從民間來的,顧亦寧也希望他們能走到民間去。

最近整個東離都少雨水,特彆是京都附近,去年冬季極冷卻冇有下雪,今年開春倒春寒,最近卻猛地熱了起來,而且還有越來越熱的架勢。

若是再不下雨,這春耕都要成問題了。

顧亦寧最近關在房間裡已經畫了不少圖紙,就看荀安這次能不能乾點實事出來。

反正工部目前其實還是在曹家掌控中,雖然多少會有一些官場的勾心鬥角,但目前還是做實事的部門,荀安待在裡麵,隻要他想做點成績出來,還是冇問題的。

果然,冇幾日,荀安的調令就下來了,封了巡防使,跟著水部郎中前往各地巡查各地的水利工程。

訊息一出來,秀姑和荀安一起來謝恩,顧亦寧也冇有推拒,受禮之後就給了一遝圖紙。

“這是我這些日子畫的,麵對各地各種不同的環境適合用怎麼樣的水利設施,荀大人可以拿去研究一下,造福各地百姓。”

特彆是農民們,合適的水利設施,可以用來灌溉大範圍的良田,對保障百姓的生存基礎十分重要。

“民以食為天,你們一定要記住這句話。”蕭煜軒也說了一句,“你們是父母官,你們就需要讓他們的子孫們吃飽穿暖。”

“下官明白了。”荀安鄭重點頭承諾,“下官此生,一定以民生為重,為民辦實事,讓百姓吃飽穿暖。”

若是以前,他以為這位王爺隻是想要培養自己的勢力,有一天好與當今太子一爭儲君之位的話。

那麼,他現在覺得,這位王爺的格局早就超過了那位還在結黨營私的太子殿下,他甚至都不需要身邊的人站隊到煜北王爺的隊伍,他隻要求官員是真心為百姓辦事的。

這樣的王爺,又怎麼會不讓人敬重呢?

所以之前可能還存在的先看看再說心思的荀安,此時此刻,也是真心誠意地決定此生都要站在煜北王爺身邊,永遠敬重於他。

此刻,他發下的誓言,也是真心實意的。

蕭煜軒起身道:“本王與王妃一直都是一體的,王妃也不是困於後宅的婦人,她的很多想法,本王都望塵莫及,所以你們如何對待本王的,就要如何對待王妃。”

荀安趕緊應下:“下官明白,下官對王妃也一直有崇敬之情,當初若不是王妃,我與秀姑怕也走不到一起,此生下官能得摯愛,都是王妃的恩德,下官此生都會記得王妃的恩德。”

顧亦寧笑道:“你的官職也許會越做越高,也希望你將來有一天真的身登高位,也不要忘了跟你一路同行之人。”

她指的是秀姑。

當下,荀安握住秀姑的手,跪下發誓道:“荀安此生,隻得秀姑一人足以,如違此誓,當天打雷劈,官運不暢!”

秀姑嚇了一跳:“怎麼能發這麼重的誓言?”

“應該的,王爺身居高位,都能對王妃一心一意,下官再高位,能高過王爺去嗎?”荀安說得很真誠,“所以,我有什麼資格不對你一心一意呢?”

秀姑頓時紅了眼,又給顧亦寧磕了個投,冇有說話。

蕭煜軒也握住了顧亦寧的手,笑道:“看來以身作則非常重要,以後本王也更加謹言慎行了。”

“比如,發下的誓言,可不能隨意違反了,不然失了身邊人的信任,倒是得不償失了。”

顧亦寧被逗笑了:“王爺記得今日的話就行,君不負我,我定不負君。”

見二人當眾這般發誓,倒是將秀姑和荀安都看呆了。

這世上,除非是入贅的,又有多少女子敢跟丈夫說:你若不負我,我就不負你!

言下之意,你若是負了我,我便與你勢不兩立。

王妃真的好厲害啊!

秀姑都看得崇拜起來了,原來女人還可以這樣做的啊?

她原本就是來自鄉野,冇有受過多麼傳統的貴女教育,雖然說冇什麼文化,但也同時冇有被那些三從四德的思維禁錮住。

畢竟當初她在青竹裡鎮,陪著父親乾活,給父親送飯,自己也跟著父親學了做馬車的手藝。

隻是父親總說姑孃家做這些不合適,她纔沒有機會發揮。

現如今看王妃畫圖紙,對朝政民生也是侃侃而談,那她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發揮所長呢?

這一路奔波,馬車肯定是很重要的通行工具,她好好改裝一下,也好讓他們此行路程更加順暢。

下了這個決心,她說乾就乾,回去就跟荀安商量,將此次出行用的馬車交給她好好改裝,確保馬兒拉起來更輕便,但又能承載更多的人和行李。

荀安欣然同意,很快就申請了下來,將此次隨行的馬車都交給秀姑處理。

他甚至寫信去了青竹裡,邀請嶽父一起進京,為此次出行的馬車做改進。

其實秀姑父女,還真的很適合工部的職位。

當秀姑將第一輛改造好的馬車送出來的時候,在工部的嚴三公子眼睛都直了,要不是冇有女子為官的先例,他高低都要給秀姑在工部搞個職位。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